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规则(修订稿)》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9 17:43:15   浏览:805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规则(修订稿)》的通知

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规则(修订稿)》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规则(修订稿)》已经市十二届人民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十三日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规则(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决策效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照《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修订稿)》,结合市政府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是讨论决定市政府工作中重大事项的决策性会议,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三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组成,市长召集和主持;市长外出期间,由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召集和主持。

  第四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如有需要市长可以决定临时召开。

  

第二章 会议议题

  

  第五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审议或者决策以下工作事项:

  (一)传达国家、省和市委重要决策部署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二)市政府制定的行政措施和规范性文件;

  (三)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工作报告和议案;

  (四)向省政府请示或者报告的重要事项;

  (五)《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落实情况;

  (六)市政府目标管理与考核工作;

  (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

  (八)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重要专项规划及规划的重要调整;

  (九)土地利用规划、年度用地计划;

  (十)财政预决算,财政预算执行情况,1000万元以上财政资金安排;

  (十一)重要资源配置和社会分配调节事项,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重大事项,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

  (十二)改革创新及社会经济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

  (十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社会稳定方面的重大事项;

  (十四)部门和县区政府请示市政府解决或者须由市政府批准的重要事项;

  (十五)市政府聘请经济顾问、法律顾问和授予荣誉市民情况;

  (十六)市政府各类奖励、表彰事项;

  (十七)对监察对象行政处分决定;

  (十八)市长认为应当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六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上不予审议或者讨论以下事项:

  (一)依照分工可以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独立处理的事项,可以由分管副市长与相关副市长直接研究解决的事项;

  (二)依法应当由部门、县区政府自行解决和决定的事项;

  (三)未按照本规则要求完成专家咨询论证、会前协调、征求意见、公示、听证等工作的事项;

  (四)未征得会议主持人同意临时提议的事项。

  第七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的提出:

  (一)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须由部门、县区政府报分管副市长提出,经市政府办公室汇总后,报市长或者市长委托召集和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批准;市长或者市长委托召集和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可以根据情况直接指定或者安排议题。

  (二)会议议题在列入审议和讨论前,应当由主办单位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完成以下专家咨询论证、会前协调、征求意见、公示、听证等工作:

  1.按照议题涉及范围,征求市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的意见,必要时应当征求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意见。其中,涉及增加财政支出或者新增支出项目的,应当征求市财政部门意见;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应当征求市机构编制部门意见。对议题意见分歧较大的,应当在提交会议审议和讨论前,由分管副市长或者其委托秘书长、副秘书长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协调。

  2.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价格调整等重要议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社会风险评估,通过市政府网站等媒体进行公示或者组织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3.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产业发展、重大改革举措、重要资源配置和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议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专家或者研究、咨询机构进行论证。

  4.涉及法制问题的议题,应当先征求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意见。

  第八条 会议材料的准备:

  (一)会议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提请审议的正式文本,如请示、报告以及代拟的市政府议案、决定、规范性文件草案等。

  2.议题有关情况的说明,应当包括:必要性和制定的经过;议题主要内容;主要法律政策依据、合理性和可行性;拟出台的措施对经济、社会可能产生影响的评估分析;征求市有关部门、县区政府意见情况;专家或者研究、咨询机构进行论证、征求意见情况等。

  3.议题有关附件,主要有:法律审查意见和专家论证报告;公开征求企业和市民意见的情况说明;征求市有关部门、县区政府意见情况的说明;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其他对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

  (二)主办单位应当将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议题材料报经分管副市长和分管副秘书长审定,并于会前2天将提交会议审议或者讨论的有关材料报送市政府办公室。

  (三)市政府办公室对会议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核,符合规定要求的,报经市政府秘书长同意,列为会议审议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通知报送单位按照要求补充完善;主办单位未按照要求提供材料的,市政府秘书长可以报请市长或者召集和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取消对该议题的审议。

  

第三章 会议组织

  

  第九条 市政府办公室根据议题轻重缓急,在每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前3个工作日,提出议题安排方案,经秘书长审核后,报市长或者受委托召集和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确定。

  第十条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制发会议通知,并将会议材料提前1个工作日送达市长、副市长、秘书长。

  第十一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应当有半数以上会议组成人员出席方能召开,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负责人固定列席会议,市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根据需要列席会议;必要时可以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相关人员列席会议。

  (一)市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因故不能出席会议的,应当向市长或者召集和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请假,并可以发表书面意见或者委托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发表意见。

  (二)部门、县区政府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的人员应当为本部门、本地区行政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因特殊情况不能列席会议的,须向市政府办公室报告,由办公室报经市长同意后,可以安排其他负责人列席会议。参会人员所发表意见应当是本单位的一致意见。各单位必须按照通知要求落实相关负责人参会。

  (三)议题主办单位经市政府办公室同意可以带1名助手参加会议,其他列席会议的单位负责人不得带助手参加会议。

  第十二条 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或者讨论的议题,应当由主办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汇报,汇报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分管副市长、主办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不能到会的,议题原则上不提交会议研究。如情况特殊,亟需提交会议研究的,须由市政府秘书长报请市长或者召集和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同意。

  第十三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上可以向新闻媒体开放,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安排。

  

第四章 会议决定

  

  第十四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应当充分发表意见;会议列席人员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可以就有关问题发表意见或者进行说明,如需发表与本单位此前最终书面意见不一致意见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市长或者受委托召集和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应当对议题作出通过、原则通过、不通过或者其他决定。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长或者受委托召集和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可以决定不予通过或者暂不作出决定:

  (一)议题重要内容论证不充分或者有遗漏,需要重新组织论证的;

  (二)各方面意见分歧较大,需要进一步协商和协调的;

  (三)其他不宜立即作出决定的情形。

  第十七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的决议或者决定一经形成,原则上不得变更。如确需变更,须提请会议进行复议,重新作出决议或者决定。

  第十八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事项宜于公开的,依照规定程序及时公开;不宜公开的,参加会议人员不得对外泄露会议内容。新闻稿须经秘书长或者相关副秘书长审定;如有需要,报市长、副市长审定。

  第十九条 市政府办公室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完整、详细地记录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的讨论情况及最后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应当载明,并在会后2日内起草会议纪要,经秘书长审核后,报市长或者受委托召集和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签发。

  (一)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是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政府执行会议决定的内部文件,不作为对外作出行政行为的直接依据;

  (二)印制完成的会议纪要,应当按照规定范围发放,未经市政府领导同意,不得翻印或者公开刊用、引用;

  (三)市政府办公室应当按照文档管理规定,将市政府常务会议的会议记录、录音记录、会议纪要文件等资料归档管理,以备查询。

  第二十条 应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决策的事项,因特殊情况未能上会研究而先行实施的,须在下一次常务会议上通报备案。

  第二十一条 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政府要认真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交办事项。除会议有明确要求外,一般情况下市政府常务会议交办事项应当在1个月内办理完毕,并及时向市政府办公室反馈办理结果。特殊情况需延时办理的,应当提前向市政府办公室报告。市政府办公室要加强会议议定事项的督查,及时将办理情况向市政府领导报告。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则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哈政发法字[2006]33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哈尔滨市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九月十八日



哈尔滨市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提高城市管理效能,规范城市管理行为,保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根据国家、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城市部件、事件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监督评价形成多层面闭路回合系统,实现全面覆盖、精确定位的实时管理和服务活动。本办法所称城市部件,是指纳入城市管理,与公用事业、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有关的各类设施。本办法所称城市事件,是指人为或者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道路交通、治安秩序等受到影响或者破坏,以及发生突发事件需要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状态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本办法所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化网络,集成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信息建立的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平时用于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交通调度等监督管理,战时用于人民防空,突发公共事件时用于应急指挥的“三位一体”综合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第四条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应当坚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统筹协调、分工协作的原则。

  第五条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城管委),负责组织实施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以下简称监督中心)负责。

  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城管委)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工作,日常工作由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区监督中心)负责。

  第六条 承担部件、事件及公众提出相关求助、咨询(以下统称城市管理项目)的维护、处置与服务职责单位和相关部门,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责任主体(以下统称责任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以社区为基础划分单元网格,由责任单位对单元网格内涉及本管理领域的城市管理项目进行维护、处置和服务。责任单位应当为履行城市管理项目的维护、处置、服务责任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力、财力保障,建立信息接收机构,配备信息接收设备,落实单元网格责任,及时处置和反馈城市管理信息。

  第八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运行:

  (一)信息采集。市和区监督中心通过视频监控、12319语音呼叫系统、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移动巡查等方式采集城市管理信息,受理公众提出的相关求助、咨询,即时进行登记,并按照有关规定对信息进行确认。

  (二)任务派遣。市和区监督中心根据信息确认的城市管理项目属性向责任单位下达派遣指令,并提出处置要求。对因职责不清等无法直接派遣的,予以协调解决。

  (三)任务处理。责任单位接到派遣指令后,按照规定时限和标准对城市管理项目进行维护、处置和服务,并将维护、处置及服务情况向监督中心进行反馈。

  (四)结果核实。市和区监督中心根据需要对责任单位反馈的维护、处置、服务情况进行结果核查。

  第九条 市和区监督中心在协调解决责任不清的城市管理项目时,应当单独立项归类, 根据城市管理项目属性,按属地管辖原则,通过协调指定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城市管理项目进行维护、处置及服务。重要或者需要多个责任单位协作或者涉及跨区的城市管理项目,由市监督中心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协调解决;协调解决不了的,报市城管委研究解决。出现突发事件后短时间内无法确定城市管理项目责任单位的,由市和区监督中心临时指定部门或者单位先行实施应急处置,然后由责任单位按照要求履行相关责任。

  第十条 市和区监督中心应当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自然生成的各类评价指标、公众对责任单位维护、处置城市管理项目的意见,对责任单位维护、处置城市管理项目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市监督中心同时负责对区监督中心及各相关责任部门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市和区监督中心应当适时将责任单位维护、处置城市管理项目情况和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第十一条 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支持、配合城市数字化管理工作,督促所属单位按照规定履行相关职责。

  第十二条 市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整合,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已建设的信息化系统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与应用互联互通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交通调度、治安防范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建设与数字化城市管理有关的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实现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与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凡政府投资开发建设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以无偿共享,其他涉及人口、企业、政府审批等信息,以及城市GIS数据、卫星影像图数据、空间地名数据、在线监测(监控)情况等应当实行信息实时共享。

  第十四条 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应当会同宣传、教育、新闻等部门,加强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宣传,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维护城市环境,积极提供有关城市管理的信息。

  第十五条 市城管委办公室应当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市城市管理总体规划编制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各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可根据规划编制实施计划。

  第十六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处理的结果,应当作为市城管委办公室编制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市和区人民政府对城市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监察部门实施城市管理效能监察、政府及部门制定有关政策等项工作的参考依据。

  第十七条 市监督中心应当定期对城市管理状况做出科学评价,对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应用情况做出分析,预示城市管理发展趋势。市监督中心作出的评价报告,应当全面客观反映城市管理现状、目标完成情况和市民对城市管理的评价,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发布。

  第十八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市、区年度财政预算,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及时更新、维护。

  第十九条 责任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地掌握负责维护的部件变化情况,并按照要求及时将变化情况的信息提供给市监督中心。

  第二十条 市监督中心应当将有关影响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综合,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第二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视频监控和微波移动监控设施,经市人民政府授权后由使用者负责维护管理。其他设施由产权所有者负责维护管理。

  第二十二条 责任单位对城市管理项目维护、处置及解决不力给城市公共安全、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由有监督权的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以予查处。

  第二十三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市人民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对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四条 城市管理项目的具体类别划分和受理范围,由市城管委办公室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 年10 月1 日起施行。



关于废止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废止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4】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经研究,决定废止原劳动部《关于印发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7】46号),其解释性文件《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名义工资支配使用权属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7】106号)一并废止。

上述文件废止后,各地区要继续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支付劳动者工资情况的监督和监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二零零四年五月十八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